
第一单元 玉之源
和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古称“于阗 ”“和阗 ”等,意为“产玉的地方 ”,是中国历史 上最重要的玉料产地。和田玉是指主要由透闪石—阳起石矿物(Ca2(Mg,Fe)5 [Si4O11]2(OH)2 )组成、具有典型纤维 交织结构、达到玉石级别的矿物集合体。考古发掘证明,新疆闪石玉的开采可早自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玉制品 还停留在简单工具等实用器上。汉代以后,新疆和田玉料开始大量输入中原。唐代,通过丝绸之路,玉石的运输更 加快捷和便利。宋代以后,和田玉的开采和贸易持续不断,并逐渐成为中原用玉的重要来源。明代开始,和田山料 玉真正得以开采。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 以后,和田良玉充贡宫廷,成为清代宫廷玉料的主要来源。

白玉勺

白玉献宝图方带板

白玉灵芝福寿纹执壶

白玉 “春水 ” 图佩

白玉牡丹纹 “玉逍遥 ”

白玉双立人耳炉

青玉飞龙纹耳杯

乾隆御题青玉采玉图插屏

乾隆御题白玉采玉图山子

乾隆御题白玉采玉图山子

乾隆御题白玉碗

乾隆御题白玉碗

乾隆款黄玉兽面纹双耳盖瓶

白玉子料

黄玉暗兽耳衔环方盖壶

白玉子料

乾隆款黄玉龙纹觥

白玉子料

青玉双螭纹单耳衔活环龙首觥

乾隆御题青玉寒山拾得图山子

青玉五老游山图山子

墨玉卧牛

碧玉花卉纹连环

碧玉婴戏图山子

碧玉双婴耳荷叶式杯

墨玉双耳出戟四足炉

第二单元 玉之礼
清朝礼制用玉在沿袭传统的同时,亦有损益。册宝制度,是清朝最重要的礼制内容之一。立国之初, 册宝以金制作,康熙、乾隆时期兼用嘉玉,道光朝以后则专以玉为之,体现了和田玉在清朝礼制中的重要地位。《周 礼》记载以“六器 ”礼天地四方,清朝玉祭礼器则以璧、圭为主,反映了以玉礼天传统的延续与不断变化。玉器不仅作为祭祀的贡献品,也是各种典礼仪式中的陈设之器与雅乐重器。清宫旧藏大量以和田玉琢制而成的佛教造像和 法器,在风格上兼具宫廷审美与民族特点,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

白玉交龙钮 “纪恩堂宝 ”

青玉于敏中书御制《避暑山 庄纪恩堂记》 册

碧玉龙钮 “梨 花伴月 ”印

碧玉龙钮 “ 十 全老人 ”印

碧玉龙钮 “太 上皇帝之宝 ”

白玉龙钮 “太 上皇帝之宝 ”

青玉蟠螭钮 “宣文之宝 ”

碧玉兽面卧蚕纹璧

乾隆款白玉镇圭

乾隆款白玉介圭

乾隆款白玉瑑圭

乾隆款白玉琰圭

乾隆款白玉谷圭

乾隆款白玉躬圭

碧玉释迦牟尼佛

青玉嵌石无量寿佛

黄玉释迦牟尼佛

青玉佛

白玉观音

白玉布袋和尚

青玉布袋和尚

白玉僧帽壶

乾隆御题青玉僧帽壶

乾隆款青玉佛钵

青玉铃

青玉杵

青玉嵌白玉团寿字高足供碗

碧玉莲瓣式供托

青玉描金七佛图钵

白玉八宝

白玉八宝

白玉八宝

白玉八宝

白玉八宝

白玉八宝

白玉八宝

白玉八宝

青玉五供

青玉五供

青玉五供

青玉五供

青玉五供

第三单元 玉之雅
清代宫廷玉器注重风雅和意趣,尤以文房清供与仿古制作为最,多以品质优良的和田玉琢制而成。 玉质文房用具造型异彩纷呈,雄浑古朴、清新雅致、繁缛华美兼而有之,装饰纹样亦充满文人闲雅之趣,兼具实用 性和观赏性。乾隆时期,文人雅士追古、嗜古之风尤盛。乾隆皇帝大量制作仿古玉器,既是对文人尚古、慕古思想 的认同,也是其追求古朴风雅之美和“进德 ”“精艺 ”“与古人相见 ”之境界的体现。

青玉龙钮 “抑 斋 ”印

白玉御笔《抑斋记》册

乾隆御题白玉炼药仙人图山子

乾隆御题白玉渔翁

乾隆御题碧玉竹溪六逸图笔筒

白玉松鹤图笔筒

康熙款松花江石钟式砚

白玉石室藏书图笔筒

白玉桥形笔架

白玉三鹅式笔架

白玉山峰形笔架

乾隆御题青玉镇纸

白玉丹凤图臂搁

黄玉螭纹镇纸

白玉灯右观书图砚屏

白玉寿字洗

雍正款白玉洗

青玉鹅式砚滴

白玉山水渔樵图插屏

青玉山字纹香熏

白玉三事

白玉三事

白玉三事

嘉庆御题白玉如意

黄玉勾云兽面纹如意

乾隆御题青玉如意

墨玉嵌白玉夔龙纹如意

碧玉填金 “ 五 福五代堂记 ” 如意

乾隆御题石榴景掐丝珐琅嵌玉壁瓶

乾隆御题石榴景掐丝珐琅嵌玉壁瓶

青玉盆玉石荷花盆景

红釉筒式盆碧玉万年青盆景

青铜四兽耳活环壶

乾隆御题青玉兽耳活环凫鱼纹壶

乾隆御题青玉兽耳活环凫鱼纹壶

青铜祖辛卣

乾隆款白玉兽面纹提梁卣

错红铜狩猎纹豆

乾隆御题青玉百兽纹豆

青铜亚若觥

乾隆款青玉六出戟觥

青铜兽面纹出戟方觚

乾隆御题白玉寿字兽面纹出戟方觚

青铜父甲方鼎

乾隆御题青玉四足鼎式炉

白玉牺尊

乾隆款碧玉夔龙纹兽耳簋式炉

乾隆御题碧玉龙尾觥

白玉礼乐图杯

乾隆款白玉礼乐图杯

白玉双螭纹剑首

白玉螭纹剑格

白玉勾云纹剑珌

白玉云纹剑璏

白玉鹰攫人首纹佩

白玉双螭云纹璧

乾隆御题白玉兽面纹斧形佩

乾隆款白玉长宜子孙佩

乾隆款白玉仿古联环

第四单元 玉之巧
清宫赏玩用玉是供品鉴、摩挲、娱乐的玉器,如各式玉料上佳、雕工精巧的和田玉摆件,收纳于盒、 屉、匣、函中的小件玉器,以及围棋、象棋、双陆等消遣品。清朝帝王在政务之余,与玉为伍,真实触及山川精华, 体验天人合一,达到赏玩玉的最高境界。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一批中亚、南亚、西亚至东欧地区制作的玉器传入 宫廷。乾隆皇帝将其命名为痕都斯坦玉器,当代艺术史界称之为伊斯兰玉器。以玉为媒介的交往,反映了清朝与域 外地区的艺术交流,彰显出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

乾隆御题青玉苏轼游赤壁图山子

乾隆御题瑞石古洞白玉山子

乾隆御题白玉东坡游记图山子

碧玉山水图山子

白玉月令组佩

白玉月令组佩

白玉月令组佩

白玉月令组佩

白玉月令组佩

白玉月令组佩

白玉月令组佩

白玉月令组佩

白玉月令组佩

白玉月令组佩

白玉月令组佩

白玉月令组佩

白玉月令组佩

玉双陆棋

玉象棋

乾隆款白玉卧马

白玉鹌鹑盒

白玉鸭

乾隆御题白玉卧雀

白玉荷叶螺蛳

白玉立象

白玉衔竹枝双鸟

白玉螳螂蝠桃

青玉白菜式花插

乾隆款白玉双蝶盒

白玉渔船

痕都斯坦青玉双檠烛台

白玉乾隆御笔天竺五印度考讹册

白玉双檠烛台

痕都斯坦青玉墨瓶笔室

痕都斯坦白玉花叶纹桃式镜

痕都斯坦青玉花叶纹镜背

痕都斯坦青玉花卉纹经架

痕都斯坦青玉花卉纹柄皮鞘匕首

痕都斯坦青玉花卉纹柄皮鞘匕首

痕都斯坦白玉花叶纹剑柄

痕都斯坦青玉描金花卉纹剑柄

痕都斯坦白玉火药桶

痕都斯坦白玉花卉纹盖罐

痕都斯坦白玉花叶纹军持

痕都斯坦青玉双耳莲瓣碗

痕都斯坦青玉花叶纹勺

痕都斯坦青玉菊瓣式盘

痕都斯坦青玉嵌金花叶纹菊瓣式盘

痕都斯坦白玉六瓣花卉纹盒

痕都斯坦白玉碗

乾隆御题白玉荷叶式洗

痕都斯坦白玉双耳碗

乾隆御题白玉花耳活环洗

乾隆御题白玉桃式洗

痕都斯坦青玉嵌宝石执壶

痕都斯坦青玉嵌金银宝石长颈瓶

第五单元 玉之用
清代宫廷对和田玉的日常使用以佩饰和器皿为大宗。以玉为饰,源于对美的追求。儒家将君子应具 备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好品德与玉的自然属性相比附,玉被赋予五德或十一德,“君子比德于玉 ”“君子无 故玉不去身 ”的思想深入人心。清代玉质饮食器主要包括碗、盘、壶、杯、箸、匙等,既有精雕细琢者,亦有成批 量制作的光素盘、碗等。和田玉饮食器的小规模制作始于乾隆十八年(1753 年),大规模制作在乾隆四十年(1775 年) 以后,于乾隆皇帝七十寿诞(1780 年)达到鼎盛。

白玉寿字扁方

子刚款白玉龙纹簪

白玉喜字翎管

白玉双螭形佩

白玉夔龙纹 “太极 ”佩

白玉螭龙纹合符佩

白玉兽面纹斧形佩

子刚款黄玉韘形佩

白玉花卉纹手镯

乾隆御题青玉扳指

乾隆御题白玉扳指

乾隆御题碧玉扳指

墨玉扳指

白玉扳指

白玉双鱼形香囊

白玉莲花纹香囊

乾隆款白玉三星图香囊

乾隆款白玉山水人物图香囊

白玉五蝠捧寿纹带扣

白玉龙首带钩

白玉带扣

白玉 “ 大吉 ” 葫芦纹纽扣

青玉竹节式杖

白玉花卉纹凤柄执壶

乾隆款青玉执壶

乾隆款青玉带托三螭纹杯

白玉螭柄扁圆执壶

道光款白玉执壶

白玉带海棠式托杯

雍正款白玉带托双耳杯

乾隆款白玉带托鹿耳杯

白玉杯

乾隆款碧玉结绳纹鼻烟壶

乾隆款白玉双螭抱瓶式鼻烟壶

乾隆款白玉双螭纹鼻烟壶

白玉葵花式鼻烟壶

乾隆款白玉双连葫芦式鼻烟壶

白玉葫芦形鼻烟壶

乾隆款白玉鼻烟壶

白玉勾云纹兽面衔环鼻烟壶

乾隆款白玉灯笼式鼻烟壶

黄玉鼻烟壶

青玉凤纹碗

乾隆款白玉夔龙纹碗

青玉龙纹葵花式盘

白玉盘

白玉五蝠捧寿纹圆盒

白玉嵌碧玉福寿纹九格果盒

嵌木柄白玉匙

白玉叉

青玉箸

青玉杵

青玉臼

青玉龙凤纹渣斗

青玉兽面夔龙纹唾盂

乾隆御题白玉填金花卉纹葵瓣式碗

黄玉碗

乾隆款白玉碗

乾隆御题白玉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