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避世高逸
远自春秋战国时的《论语》等著作,乃至两汉以来历代官方史书中“逸民”“高士”列传,均不乏对轻视荣辱得失的高士的记载和褒扬。汉魏之际玄学兴起,人物品藻成一时风气,并延展到选才制度、政治伦理、艺术审美乃至生活方式诸方面。存世最早的评述上古隐逸的专著皇甫谧《高士传》应时而生。
历代高士因历史背景、家世出身、人生经历及个性气质的不同,其隐遁方式与精神内涵也各有差异。有坚不入仕者、殉死前朝者、先仕后隐者、先隐后仕者,甚或以隐待仕者。本单元所选仅是描绘其隐逸状态下言行、风度的画作,其中,“竹林七贤”、“归去来辞”等经典画题还选用了不同时期与风格的作品,以便观者了解其造型、构图及技法的传承、嬗变。

《洗耳图》轴

《人物故事图》卷

《采薇图》卷

《老莱子妻图》页

《於陵仲子图》页

《商山四皓图》轴

《富春高隐图》轴

《六逸图》卷

《聘庞图》轴

《竹林七贤图》卷

《竹林拨阮图》页

《孙登长啸图》轴

《竹林七贤图》轴

《郭文举故事图》轴

《陶渊明像》轴

《渊明嗅菊图》轴

《虎溪三笑图》扇页

《李谧秋林读书图》轴

《归去来辞图》册(十六选十四)

《怀古人物图》册(十选三)

《李白藏云图》轴

《松林六逸图》页

《卢仝烹茶图》卷

《玉川煮茶图》轴

《陈陶故事图》轴

《邵雍像》轴

《林逋探梅图》轴

《隐居图》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