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北京中轴线

大众篆刻作品展

时 间 : 2025.07.27 -2025.09.12 地 点 :文华殿

前言

2024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条纵贯古都七百余年的壮丽轴线,终以其无与伦比的空间序列与深邃文化,荣膺全人类共同守护的文化瑰宝。同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要“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为我们指明了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方向。

值此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与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合作举办“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展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以“中国印”为载体,用“大众篆刻”的方式,展示北京中轴线宽广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讲好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展览第一部分,二百枚大众篆刻作品,自永定门至钟鼓楼,串联起中轴线上十五处核心遗产的壮丽图卷。尤为可贵的是,这些方寸天地的创作者,是来自首都大中小学师生、企事业单位职工等广大篆刻爱好者。他们在尊重传统中锐意创新,这些创新实践,不仅生动诠释了“艺术为人民”的真谛,更彰显了篆刻艺术在新时代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灼灼风采。

展览第二部分,二十方清代宫廷玺印静穆呈现。它们曾钤盖于关乎国运的诏书、铭刻宫廷记忆的书画之上,是解读清代制度经纬、文化观念、艺术巅峰与宫廷秘辛的稀世物证。其材质之珍、雕琢之精、印文之美,承载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与艺术光华,与当代大众的创作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从巍峨宫阙的宫廷玺印,到大众创作的时代印记,从金石铿锵的传统刀法,到智能科技的精妙赋能——方寸印章,既铭刻着北京中轴线作为世界遗产的永恒坐标,亦跃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强劲的生命脉搏。我们诚挚邀请您步入这印章构筑的时空长廊,触摸历史肌理,感受创新律动,共同见证这条不朽轴线在当代焕发的新活力与新光彩!

展览于2025年7月27日至9月12日在故宫文华殿举行。

结语

本次巡展得到了有关单位领导和同志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大家共同努力为本次展览的顺利举办做出了积极贡献。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讯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于小菓点心模具博物馆、威海印社、北京汽博印吧、印联网(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华夏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动员组织学校师生和企事业单位员工积极参与,为展览创作出了一枚枚精美别致、造型新颖、科技时尚的印章作品,推动了中国印文化和篆刻艺术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伊顿善育集团、北京科艺融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为本次展览提供了数字中轴、全息主题数字印章、展陈设计、北京中轴线微缩景观模型、印章数字化呈现、沙画中轴线现场体验和数字中轴等科技支撑和艺术服务,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场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精彩盛宴。

此外,还有许多单位和志愿者默默无闻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受篇幅所限,未能一一列名。

参与此项工作的同志坚定文化自信、秉持文化自觉、践行文化志愿、热心文化公益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甘于无私奉献、主动克服困难、乐于为人铺路搭桥,令人十分感动和钦佩。在此,谨向上述单位和个人致以诚挚的问候,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

展览展品

田黄石“信天主人”长方印
昌化石“咸”“丰”方印
檀香木交龙纽“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寿山石龙纽“雍正亲贤之宝”
寿山石螭纽“雍正御览之宝”
查看更多展品

展览全景

下载《故宫展览》App 参与评论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

Zoomable Image